首页 > 湘台渊源 > 无法阻隔的故土情

无法阻隔的故土情

来源:津市台办 发布时间:2017-10-31


刘可庠祭拜父亲

津市台办主任拜访刘可庠

  金秋10月,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常德津市公墓,一个耄耋老人一步一叩首,神情端庄地来到一座坟前,此场景让人动容。

  老人来自于宝岛台湾,名叫刘可庠,今年88岁,两鬓斑白,岁月早已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亲情和故土情的牵绊让他不顾一切独自一人从台湾辗转来到津市。当他来到父母的坟前,久久不能离去,诉说这几十年无尽的思念之痛。

  1948年,年仅18岁的刘可庠在家中被强行带走加入国民党军队,这一走就是四十多年。

  刘可庠所在部队几经周折,最后撤退到了台湾,此时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像一阵春雷,响彻全世界。但因国民党政府的限制,刘可庠对家人和祖国的思恋只能沉压心底,无法与海峡对岸取得一丝联系。

  1987年,海峡两岸时势的影响下,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此时的刘可庠已年过花甲。

  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将一份载着沉甸甸的思乡之苦的书信寄到了津市市台办,当时津市台办的工作人员被刘可庠的经历所感动。

  津市市台办按照刘可庠叙述的线索通过各种途径多方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可庠的外甥看到了津市台办在报纸上刊登的寻人启事,与台办取得了联系。

  在津市台办的帮助下,1991年9月11日,刘可庠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见到阔别几十年的姐姐。老人悲喜交加,姐弟俩抱头大哭,诉说别后的事。

  从那时起,刘可庠每年都回乡祭奠亲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津市公墓从事刻碑工作几十年的陈红炎与老人结识,陈红炎被刘可庠老人的浓烈故土情所感动,他们相谈甚欢,相见恨晚。以后的岁月,每年回家乡陈红炎都像儿子一样陪伴左右。

  这次津市台办在得知老人回家的消息后,专程上门看望了老人,和老人聊家常、聊往事、聊津市的发展,老人说:“‘年轻离家古稀回,乡音无改鬓毛白,亲人相见不相识,笑答我从台湾来。’虽然现在家乡没什么亲人了,但在祖国大陆有可信的政府,在耄耋之年收获了友谊,找到了比亲人还亲的情感寄托。今年我已经88岁了,只要身体还行,我都一定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