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聚焦 > 国台办2023年1月11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国台办2023年1月11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中国台湾网 发布时间:2023-01-12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回答记者提问。(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中国台湾网1月11日北京讯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今天(11日)上午10时在国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本次新闻发布会由国台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马晓光主持。以下为发布会全文实录:
 

  马晓光: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今天的发布会由我来主持。
 

  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表达了对广大台湾同胞的深情厚意,希望两岸同胞携手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在台湾岛内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采取一系列措施关心慰问台湾同胞、推动恢复两岸正常交流往来。
 

  中央台办、国台办主任宋涛1月2日发表题为《携手奋斗 共创伟业》的新年寄语,向广大台湾同胞致以新年祝福和诚挚问候,全面阐释对台方针政策和对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态度主张,呼吁两岸同胞和衷共济、同心同行,秉持民族大义,担负历史责任,共护台海和平稳定,共享祖国强盛荣光,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1月10日,宋涛主任看望在京台湾青年代表并座谈交流,听取他们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创业情况、积极参与两岸交流的感受体会,以及对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表达新的一年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政策和理念,展现两岸同胞对新年新气象的共同期盼。与会台湾青年深受鼓舞,深感温暖人心。中央台办、国台办副主任龙明彪1月7日前往厦门五通客运码头,迎接搭乘首班客轮来厦门的金门县长陈福海一行,欢送返乡过年的金门乡亲。中央台办、国台办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台办做好2023春节期间慰问台胞台商工作。国台办还向全国台企联、各地台协发出新春慰问信,向广大台商及其家人致以慰问和祝福。
 

  接下来,我们还会本着“两岸一家亲”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鼓舞并激发两岸同胞信心,反对“台独”和外部势力干涉,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加强推动恢复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融合发展,共创两岸关系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下面我接受提问。
 

  新华社记者:今天是2023年国台办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请发言人回顾总结2022年两岸关系,并展望2023年两岸关系发展。
 

  马晓光:2022年,两岸关系复杂严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团结两岸同胞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对台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我们有力引领两岸关系正确发展方向。党的二十大郑重宣示新时代新征程对台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为做好对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与祖国统一进程意义深远。我们发布《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举办“九二共识”30周年座谈会、第二届“携手圆梦”主题活动等系列活动,持续向台湾同胞和国际社会讲清台湾问题历史经纬和对台大政方针,党的对台方针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我们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不断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支持福建等地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持续优化涉台营商环境,助力台商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参与高质量发展,全年两岸贸易额和台商来大陆投资保持总体稳定。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功举办第十届海峡论坛、2022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两岸青年峰会等600多项两岸重点交流项目。众多台湾同胞在大陆追梦、筑梦、圆梦,“两岸一家亲”的氛围更加浓厚。
 

  我们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是当前台海形势紧张动荡的根源,严重危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台湾同胞切身利益。我们采取系列有力措施,坚决粉碎各种形式的谋“独”挑衅和外来干涉图谋,进一步掌握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主动,进一步巩固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倚外谋独”、“以台制华”不得人心,注定失败。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的台湾主流民意更加彰显。
 

  新的一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推进祖国统一进程,为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而携手奋斗。
 

  人民日报记者:请发言人介绍2022年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领域交流情况。另外,您对2023年两岸人员往来和交流合作有何展望?
 

  马晓光:2022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和民进党当局人为阻碍,两岸人员往来和线下交流受阻。但以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开展的两岸交流始终没有停,两岸同胞走近走亲的热切愿望始终没有减。过去一年两岸交流融合克难前行,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是新时代新征程为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深化融合发展增添强大动力。党的二十大就今后一个时期大陆各项事业发展制定大政方针、擘画宏伟蓝图,给两岸交流融合带来新愿景新动能,让两岸同胞深受鼓舞、信心倍增。第十四届海峡论坛举办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勉励两岸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心同行、携手打拼,进一步激励广大青年和两岸同胞加强交流、扩大合作、团结奋进。
 

  二是两岸各界交流继续保持发展势头。从年初到年底,两岸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基层、青年、少数民族、宗教和民间信仰等各领域、各界别持续举办各类交流活动,全年累计超过1000场次。这些交流活动呈现多主题、多层次、多形态的特点,充分体现两岸各领域交流的内在需求强、发展空间大。两岸各界同胞在这些交流活动中纷纷表达期盼,希望两岸交流早日恢复正常化。
 

  三是两岸交流活动的积极影响和凝心聚力作用进一步扩大。第十四届海峡论坛、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系列活动等重大交流活动,为疫情条件下两岸交流合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大陆工作、学习、生活的台湾同胞成为线下交流的主体。广东、四川、山东等地举办两岸交流开启35周年相关活动,回顾总结两岸各领域加强交流合作、深化融合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经验启示,进一步坚定两岸同胞携手共进的信心。
 

  四是青年在两岸交流、融合发展进程中展现出朝气蓬勃力量。2022两岸青年峰会、第十届海峡青年节、台湾青年岭南行、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台湾青年边疆行、台青黄河游记等一系列两岸青年交流活动,激发两岸青年勇毅奋进。许多台湾青年通过媒体和社交媒体生动讲述在大陆奋斗成长、两岸青年同心同行故事,产生广泛积极影响。各有关方面积极支持台湾青年在大陆实习、就业、创业,提供了数以千计的实习就业岗位。台湾学生报考大陆高校热度不减。2022年大陆首次试点启用以“学测”成绩招录台湾学生的统一平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7所高校首批参加试点,实现录取人数较2021年增长22%。2022年,台湾学生也首次可以凭“统测”成绩报考大陆13所本科高校和6所高职院校,来大陆就读有了新的渠道。
 

  五是两岸融合发展续写新篇章。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在大陆找到事业发展舞台,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2022年,共有37名在大陆台胞及台胞家庭、台胞集体荣获工青妇系统地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2人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1个台胞家庭获评全国五好家庭、有关省(市)最美家庭,14名台湾青年(集体)获得省级青年(集体)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中国文联所属各全国文艺家协会新增吸收13位台湾文艺家会员,多名台湾艺术家参评中国戏曲牡丹奖、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电影金鸡奖等重要奖项。
 

  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造福两岸同胞。在大陆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的新形势下,早日恢复两岸人员往来正常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常态化,这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期望。民进党当局应当顺应民意,尽快撤除对两岸人员往来和交流设置的障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请发言人介绍2022年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情况,有哪些主要特点?对2023年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有何预期?
 

  马晓光:2022年,我们克服新冠疫情和民进党当局阻挠限制等不利影响,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扎实推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
 

  一是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经贸往来克难前行,总体保持稳定。据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1至11月,两岸贸易总额2943.9亿美元,与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大陆对台出口753.2亿美元,同比增长6.6%;自台进口2190.7亿美元,同比减少2.9%。据商务部统计,2022年1至11月,大陆新批准台资项目(含经第三地转投资)5470个,实际利用台资金额19.2亿美元。两岸产业合作不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基本稳固。
 

  二是积极协助大陆台企克服疫情影响,保持生产经营总体稳定。各地不断优化涉台营商环境,落实落细台胞台企同等待遇,送政策、送服务上门,全力为台商台企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出台扩大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相关政策,大幅降低台湾同胞特别是基层民众、青年群体到大陆创业门槛,获得台胞台青热烈响应。台企首度参与中国工业大奖评选,冠捷电子公司等8家(个)台资企业和项目分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提名奖,大陆台企获得感、荣誉感显著增强。
 

  三是支持台胞台企参与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落实落细“农林22条措施”,支持福建漳平台创园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福建三明创建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推进设立海峡两岸乡村振兴合作基地。目前在大陆农业及食品业领域投资的台企累计已超过1万家。
 

  四是大力支持台商台企参与国家发展战略,台商投资结构更加优化。有关省市和两岸企业家峰会等创新方式,举办形式多样的涉台经贸活动,为台商台企参加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搭建平台,提供商机。积极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引导、支持台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台商台企利用进博会、各类展销会、电商平台等拓展内需市场。支持优质台企上市,深化两岸金融合作。2022年共有10家台企在大陆A股上市,在大陆上市台企现增至57家。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致力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让台胞台企更有获得感和参与民族复兴的自豪感。
 

  央视《海峡两岸》记者:请发言人介绍2022年大陆与台湾政党、团体以及代表性人士开展交流对话情况。
 

  马晓光:2022年,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我们同台湾有关政党、团体和代表性人士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对话,不断凝聚共识,取得积极成果。
 

  一是金秋十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台湾地区有关政党和人士以各种形式表示祝贺。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贺电,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洪秀柱,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吴成典,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以及劳动党、统一联盟党、中华爱国同心党、台湾人民共产党等岛内政党、团体和人士也发来贺电或贺信。
 

  二是台湾有关政党、团体和代表性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支持、参与两岸交流活动。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第二届“携手圆梦——两岸同胞交流研讨活动”、第十四届海峡论坛、两岸关系研讨会、“九二共识”30周年学术研讨会、广东纪念两岸交流35周年研讨会等活动中,两岸人士交流沟通、聚同化异,发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和外来干涉、推进两岸交流合作、致力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积极声音。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8月率团来大陆参访,中央台办、海协会有关负责人分别与其会面,一致表示愿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共同政治基础上,加强两党交往,巩固增进互信,深化交流合作,共同努力推动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向前发展。
 

  三是两岸城市交流保持热络。两岸有关市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加强交流合作,取得积极成果。7月,上海市与台北市以视频形式成功举办“2022上海—台北城市论坛”,为促进两市各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地同胞民生福祉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基础上,与台湾各界有识之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加强交流对话,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中国日报记者:2022年民进党当局大肆勾连外部势力进行谋“独”挑衅,外部势力持续打“台湾牌”,请问对相关形势发展有何预期?大陆方面将如何持续有效遏制?
 

  马晓光:2022年,台海局势持续紧张动荡,根源在于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一些国家的反华势力出于自身利益纵容支持“台独”分裂势力冒险挑衅,不断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目的是借台湾问题遏制中国发展进步,阻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任何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都不可能得逞。搞“台独”分裂注定失败,“倚外谋独”必遭清算。我们敦促有关国家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停止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停止在台湾问题上玩火。
 

  新的一年,我们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粉碎“台独”分裂势力谋“独”挑衅和外部干涉图谋,坚定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两岸同胞切身利益。
 

  福建东南卫视记者:中断三年的“小三通”1月7日部分复航,岛内民众呼吁民进党当局彻底取消限制全面恢复,对此有何评论?另,大陆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后,又临近春节,请问除“小三通”外,大陆方面为台胞返乡过年还会提供哪些协助?
 

  马晓光:1月7日,暂停了近三年的两岸“小三通”海上客运航线部分复航。但与广大台胞期盼还有很大差距。不仅广大台商、台生、台干被排除在外,大陆民众也由于民进党当局限制,无法循此渠道赴台。远远不能满足两岸同胞的期待。
 

  1月8日起,大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时值春节临近,为便利台湾同胞返乡过年,大陆有关方面积极支持两岸航空业者大幅增加两岸航线航班。相关航空公司会陆续增加运力,调整两岸运输安排,两岸航班会明显增加。以大家关注的上海浦东机场为例,预计1月8日至31日期间,往返台湾地区的双向载客航班将达日均8班。除增加航班外,扩大航点也是为台湾同胞返乡过年提供便利和保障的必要之举。大陆原有61个两岸空中客运航点,疫情以来,民进党当局单方面关闭了大多数,目前仅有4个大陆航点。我们期盼通过扩大航点增加运力,为台湾同胞返乡过年提供保障。
 

  我们敦促民进党当局顺应民意,撤除三年来设置的种种不合理障碍,推动“小三通”全面复航早日实现,尽快恢复两岸原有客运航点,恢复两岸人员往来正常化和两岸民众交流常态化。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海之声和看台海新媒体记者:近期赖清德等岛内政治人物多次抛出以“和平保台”取代“抗中保台”,被外界视为民进党有意调整两岸论述。对此有何评论?
 

  马晓光: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台独”与和平水火不容。岛内一些政客,如果真的要台海和平,就应该放弃“台独”分裂立场,回到“九二共识”基础上来,不要再当外部反华势力的棋子。
 

  香港中评社记者:日前,民进党当局将岛内义务兵役期延长至一年,在岛内引发争议。对此有何评论?
 

  马晓光: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是台湾社会主流民意。回到“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和发展,台海和平稳定就能得到切实保障。民进党当局操弄“以武谋独拒统”,配合外部势力把台湾青年推向战场当“炮灰”,只会加剧两岸局势紧张动荡,只会损害台湾民众的安全福祉,注定以失败收场。
 

  台湾东森新媒体ETtoday记者:第一个问题,发言人刚才表示新的一年希望加强两岸交流合作,不过近期解放军军机演训活动频繁。台“国防部”称严重危害台海和平。民进党当局向美大量军购,恢复一年兵役制,甚至有可能会推动幼儿园学习分辨炮弹声音。请问国台办有何评论?第二个问题,美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最新兵推结果显示,如果解放军在2026年“入侵”台湾,可能会导致中美台和日本军队出现严重的死伤。请问面对外媒或美学术单位多次预测各种“武统”时间,在这样矛盾氛围下,两岸如何一家亲?
 

  马晓光:第一个问题。凡事有因必有果。近来民进党当局加紧与美国开展军事勾连。人民解放军的演练,是对台美勾连挑衅升级、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严正警告。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不容外人干涉。任何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都不可能得逞。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要低估我们遏制“台独”分裂、反对外来干涉的决心和能力。刚才我也讲到,我们期盼新的一年两岸关系能够改善发展,台海局势能够和平稳定,两岸正常交流合作能够尽快恢复,这是我们衷心的期盼,也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两岸同胞应当团结起来,制止台美勾连挑衅升级,这样我们的美好愿望和善良意愿才能够实现。
 

  第二个问题,对于一些所谓民调、研究报告,本来我们是不予评论的。但我想指出的是,美国一些智库近一段时间围绕台湾问题与台海局势频频推出一些所谓报告,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干着精心算计的勾当。大肆渲染贩卖中国“威胁论”,为国内军工集团牟利,借机挑拨两岸同胞感情,为拉其盟友搞“以台制华”服务。动机和目的显而易见。对于这类报告,相信广大台湾同胞有理智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受蛊惑,不被裹挟。
 

  中国台湾网记者:去年两岸关系发生了很多大事,“2022年两岸关系十大新闻”网上评选活动1月10日正式启动,请介绍有关情况。
 

  马晓光:为记录两岸关系重大事件,由中国台湾网举办的“2022年两岸关系十大新闻”网上评选活动已于1月10日正式启动,投票将于1月17日下午5时截止。年度两岸关系十大新闻网上评选活动自2005年推出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17届,受到两岸网友的关注,在两岸产生广泛影响力。今年的评选活动将结合网友投票和专家意见,于1月18日正式揭晓结果。欢迎两岸网友通过中国台湾网网站及其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脸书等新媒体平台投票互动,选出大家心目中的“2022年两岸关系十大新闻”。
 

  海峡卫视《台海时刻》新媒体记者:《台海时刻》在年终岁首时采访了两岸部分专家学者和台青台商,请他们用一些关键词对两岸关系进行回顾和展望。我们发现,“和”“通”“融”这样的词汇推荐度很高,显示了两岸同胞对和平荣景的共同期盼。请问对此有何评论?
 

  马晓光:过去这一年,尽管台海局势复杂严峻,但是,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既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也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和”“通”“融”这样的词汇深入人心的原因。
 

  同样,我也联想到,“思”字当选2022海峡两岸年度汉字,“思”字体现了疫情阻隔下,两岸同胞对彼此的思念,同时也蕴含着对两岸关系前途命运的深层次思考。我们希望两岸同胞思而后行,在新的一年共同努力,追求“和”“通”“融”的交流合作境界,同心携手,共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
 

  台湾TVBS电视台记者:解放军频繁在台海周边进行演训,有台湾学者分析,这是为了阻挠美国落实2023年国防授权法涉台条款。请问如何评论?
 

  马晓光:刚才我已经指出,解放军的一系列演训活动,就是针对台美勾连挑衅升级的回应。至于对美国出台所谓“年度国防授权法案”,我们已经表达了基本立场。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台湾同胞可以认真想一想,它绝不是为台湾好,只是想把卖给乌克兰的武器卖给台湾,是要把台湾变成战场,把台湾青年变成“炮灰”。我们阻止台美军事勾连挑衅升级,是为了维护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台湾同胞和平安宁的生活。
 

  海峡之声记者:岛内有关部门日前公布,2022年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2.95%,创14年新高,其中蛋类涨幅26.39%。持续通货膨胀让台湾民众很有感,批民进党当局尸位素餐。对此有何评论?
 

  马晓光:岛内“蛋荒”的闹剧已经不止一次在岛内上演,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不是一个表面的问题。不要小看“一颗蛋”的问题,更不要漠视这些数字,它直接关系到台湾同胞特别是基层同胞的生活日常。岛内部分物资短缺、通货膨胀,是什么造成的?原因何在?台湾同胞比我们更清楚。将来怎么办?台湾同胞也应该比我们更有答案。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陆委会副主委邱垂正称,大陆基于防疫管控的原因,现在既有的4个航点目前只核准飞航29个班次。未来大陆方面如果扩增航点,航空公司就能够增加运能。请予证实。另外除春节外两岸航班平日也存在客源不足问题,请问大陆何时会开放大陆游客赴台旅游?
 

  马晓光:首先,刚才我已经讲过,我们除增加航班之外,也呼吁应尽快恢复航点。大陆现在疫情防控平稳有序转段,两岸完全有更好的条件尽快开通更多航点,满足两岸人员往来需要。据我了解,大陆方面一直希望增加航点,并已向台湾方面提出。
 

  其次,运力和客源是互为因果关系的问题。过去受疫情影响,两岸同胞不能正常往来,客流量肯定会下降,航空公司自然会减少航班。现在我们希望这个问题能变成良性循环,增加航班是一方面,尽快开放两岸人员正常交流往来是更重要的方面。随着两岸同胞往来恢复正常,更趋频密和方便,两岸航点、运力和客源也会随之增多。
 

  中国日报记者:当地时间1月7日,麦卡锡当选美国众议院议长,此前他曾表示,如当选将窜访台湾地区。对此发言人有何评论?谢谢。
 

  马晓光: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会作为美国政府的一部分,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兑现不支持“台独”的承诺。
 

  彭博社:第一个问题,请问您刚才提到的台湾和美国加强军事勾连,具体是指哪些行为?第二个问题,美国和台湾将于本周六开始“21世纪贸易倡议”的面对面谈判,请问对此有何评论?第三个问题,民进党当局要求从大陆经港澳赴台人员提交核酸证明,请问大陆是否会采取类似的旅行限制?
 

  马晓光:第一个问题,台美军事勾连的事实非常清楚,两岸同胞都知道,不需要我在这里一一列举。
 

  第二个问题,我们坚决反对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洽商任何具有主权意涵或官方性质的协议。我们敦促美方以实际行动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企图打“台湾牌”,阻止中国统一和民族复兴,不会得逞。正告民进党当局,打着经贸合作的幌子,勾连外部势力,出卖岛内民众的利益,谋取政治私利的恶劣行径必遭清算。
 

  第三个问题,目前大陆流行的新冠毒株之前已经在世界其他各地传播,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现新的毒株。当前,大陆的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形势可控。民进党当局唯独针对大陆赴台旅客进行核酸检测,显然与科学防疫无关。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第一个问题,国台办主任宋涛在新年寄语中表示,“今年大陆将与台湾各界有识之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请问发言人,如何界定谁才是“有识之士”,大陆如何决定协商的人选,确定他们能够真正代表台湾大多数民众的心声?第二个问题,蔡英文在新年讲话中表示,愿就大陆疫情提供必要协助。台“疫情指挥中心”负责人王必胜说,已两度向大陆表达互助合作意愿。请问大陆是否愿意接过民进党当局递来的橄榄枝?
 

  马晓光:第一个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无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还是推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进程,都离不开协商对话。我们的立场很清楚,愿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基础上,推进同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谁认同“九二共识”、真心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我们就跟谁协商对话。
 

  第二个问题,疫情发生3年来,两岸同胞相互关怀、守望相助,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我们忘不了在武汉疫情告急时,很多台湾企业、团体和人士冲破重重阻挠为大陆提供防疫物资。台湾同胞也应该忘不了,在台湾试剂短缺、疫苗荒的危急时刻,大陆支持企业和民间组织向台湾同胞捐赠、提供大量疫苗、检测试剂和急需医疗器具。在大陆疫情防控转段之后,仍有很多台湾各界人士向我们表达诚挚问候、善意和祝福,我们在此表示感谢。
 

  同时,大家也看到,疫情发生以来,岛内一些政客利用疫情进行政治操弄,或“以疫谋独”、或对大陆进行攻击污蔑,或煽动“反中抗中”。这些劣迹都将被记在两岸关系历史上。
 

  当前,大陆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形势可控,医药物资供应总体充足。我们将因应疫情形势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更好的保护人民生命健康。至于你提到的台湾防疫部门负责人的有关说法,据我了解,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大陆窗口单位没有收到相关信息。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第一个问题,最后一批在台大陆学生现在大四,暑假毕业后即“清零”,台湾将没有大陆的学士生。请问后疫情时代,大陆是否愿开放陆生来台?第二个问题,我们注意到,解放军日前发布了一首MV《我的战鹰绕着宝岛飞》,其中歌词写道“我的战鹰绕着宝岛飞,听阿里山的姑娘不断回味。”歌词很温情,但是画面会让台湾民众误以为大陆要“开战”,担心阿里山姑娘会遇到“恐怖情人”。对此有何评论?大陆是否考虑过如何消除台湾民众的疑虑?
 

  马晓光:第一个问题,我们推动两岸同胞恢复正常交流往来,政策信号是清晰的,态度是坚定的。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学位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产物。民进党上台以来,几乎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破坏殆尽。“台独”浊浪弥漫台湾校园,使大陆家长和学生望而却步。岛内没有陆生,责任在谁,一目了然。道理很清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就能不断增进两岸同胞的利益和福祉。
 

  第二个问题,我愿意再次重申,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要过好日子,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但“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势力却不这么想。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展对台军事演练,针对的是“台独”分裂和外部干涉,不是针对广大台湾同胞,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维护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只要不搞“台独”,就没什么可担心的。在此,也请你转告阿里山的姑娘,“台独”分裂势力,才是她们要担心的“恐怖情人”。
 

  台湾东森新媒体ETtoday记者:第一个问题,去年八月佩洛西窜台后,两岸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大陆方面多次提及要主导两岸关系目标朝向祖国统一,也释出善意试图和台湾各政党交流协商,不过最关键还是台湾民众的想法。2024不管台湾哪个政党轮替,如果再次重申“九二共识”,台湾民意也希望维持现状“一中各表”,请问两岸关系回得去吗?第二个问题,关于台湾食品企业注册,台“食药署”声称是大陆在刁难,要求台湾业者交出“机密配方”,请问对此有何评论?台湾业者如何能够重新申请通过?
 

  马晓光:第一个问题,我不回答有关岛内政局演变的假设性问题。需要指出的是,“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不管台湾是哪个政党执政,只要岛内当权者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两岸关系就能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同胞就能受益,台海和平稳定就有保障。
 

  第二个问题,自去年12月上旬以来,我办发言人先后三次通过书面新闻稿就此说明情况,澄清事实,驳斥民进党当局政治操弄。针对你的问题,我想再说明四点:
 

  第一,大陆发布《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海关总署第248号令),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向大陆境内出口食品的生产、加工、贮存企业的注册管理。该规定优化了注册程序,对不同类别境外生产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明确了企业主体责任和所在地主管部门监管责任,旨在保障进口食品安全。一言以蔽之,这么做是为了保障进口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不仅根据世贸组织有关规则进行了通报,也通报了台湾方面。根据这一规定,台湾食品生产企业应补充完善相关注册信息。这不是禁止台湾食品企业产品输入,更不是民进党所说的“贸易障碍”“歧视待遇”。
 

  第二,台湾食品生产企业应提供的注册信息,与其他境外企业是一致的,其中按要求填报的原料配料相关信息,是为了保障进口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不存在所谓要求交出“机密配方”的问题。这些信息不会对外公布,不会影响企业权益。事实上,迄今为止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第三,台湾部分企业目前暂未获得注册,主要原因就是提供的注册信息不完整不规范。虽然我们通告的期限到了,但只要按要求完善注册信息,经审核合格后依然可以向大陆出口产品。
 

  据了解,目前一些台湾食品生产企业已经补充了注册材料,有关主管部门正在进行审核,对于符合要求的,将予以注册。
 

  第四,这本来就是个单纯的企业注册问题,解决起来并不难。岛内媒体已经指出,是有人故意把它变成了“罗生门”。令人不解的是,为何在有充裕时间的情况下,民进党当局不积极帮助企业妥善处理相关事宜?不能不令人怀疑他们是在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再过几天就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我们即将迎来癸卯兔年。团圆,是我们这个民族春节永恒的寄寓。团圆,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期盼。君不见,“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虽然当前两岸关系还有丝丝寒意,幢幢暗影,但江水迎春,海日喷薄的新气象终将到来。在这里,我谨代表新闻局全体同仁,向两岸媒体朋友和观众拜个早年。恭祝大家兔年大吉,大展宏“兔”。谢谢大家,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