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台办驻隆回县铜钱坪村帮扶工作队2015-2017年工作总结
来源:中共湖南省委台办、湖南省政府台办
发布时间:2017-11-24
2015年以来,根据省里统一安排,省台办首次派出工作队到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铜钱坪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三年来,我们紧扣精准扶贫要求,深入群众,扎实苦干,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层组织”工作,目前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达到了2017年整村脱贫目标。省台办连续两年在全省扶贫工作考核中名列前茅,被评为先进;工作队先后5次代表省直单位在省市县扶贫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工作队长被评为“全省最美扶贫人物”;产业扶贫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驻村工作简报、湖南卫视、湖南日报等媒体分别对我办扶贫工作进行了多次宣传报道。现将三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铜钱坪村基本情况
铜钱坪村位于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西南部,距县城105公里,总面积7445亩,平均海拔1300多米,高寒山区环境十分艰苦,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非常落后,素有隆回 “小西藏”之称。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 416户1636人(瑶族650人),其中低保户12户23人,五保户3户3人,2014年人平纯收入仅1329元,2015年前村集体收入每年只有4000元,属典型的国家级贫困村。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296人, 2015年脱贫24户102人,2016年脱贫23户95人,2017年脱贫17户76人,兜底脱贫12户23人。通过三年帮扶,促使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户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贫困户年人平纯收入达到4500元,村集体收入达10万元以上。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1、领导高度重视支持,扶贫后盾保障有力。我办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举全办之力,认真对待和落实帮扶工作。一是把精准扶贫作为首要工作。办机关成立了驻村帮扶领导小组,先后召开6次办务会、3次办公会研究驻村帮扶工作。办主要领导先后5次深入村里调查指导工作,分管办领导每年率机关党委(人事处)等处室进村调研达两次以上,其他办领导分21批次率领分管处室到村指导工作,与贫困户结对帮扶。二是把资金保障作为头等大事。我办作为党委工作部门,虽然行政资源有限,但三年共挤出289万元用于扶贫。目前,我们共落实水、电、路、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资金达1886万元,其中争取各方面资金达1597万元。三是把资源整合作为重要抓手。为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工作效应,通过积极主动协调,省驻村办、扶贫办、财政、国土、交通、农委等部门,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市县领导多次调度指导我们的驻村帮扶工作;乡里的领导干部都是主动帮忙,上门服务。
2、基础建设焕然一新,惠民实事深得民心。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一直是制约全村发展的瓶颈。我们深入调研后,决定从群众所急所盼的民生工作做起。一是解决用电难问题。通过多次与电力部门协调,投入300多万元完成了农网改造工程,确保了贫困户都安全用电,解决了群众多年用电难问题。二是解决用水难问题。针对村民饮水和良田灌溉的困难,我们采取集中购买材料的方式,组织村民义务投工投劳,投入50万元推动8个村民小组的饮水工程建设,确保所有农户通过自来水、打井、饮用山泉水等方式解决了安全饮用水问题。同时投入25万元组织村民对3条12公里主干渠道进行了维修,确保了1500多亩农田旱涝保收。三是解决住房难问题。村里有650人是瑶族,他们大部分房子都是几十年的旧木房,工作队及时协调住建部门落实住房保障政策,完成了46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工作,全村贫困户都解决了住房安全保障问题,没有无房户和危房户。四是解决办公难问题。村里原来只有两间不足10平方的办公用房,连妇检都没场所。村干部提议后,办机关投入37万元,建起了270平方的村级活动中心,医疗室、图书室、党建室等一应俱全。五是解决信息难问题。村民看不到有线电视,更谈不上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为给村里发展电商打好基础,协调电信部门投入230万元,实现了全村光纤网络全覆盖。协调广播电视部门,实现了农村广播电视组组通工程。六是解决美化亮化难问题。村容村貌及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每个小组安排了保洁员,为每户村民采购了垃圾桶;协调移民局等部门投入20万元安装40盏太阳能路灯。七是解决学校难问题。村小学原是一座危房,下雨天到处漏水。2017年投入16.4万元,将其进行了全面改造。八是解决出行难问题。投入近700万元,对村主干路和13个组的所有组道进行了全面修通硬化,硬化路面总长度达16.5公里;同时争取交通部门投入60万元对原3.3公里村主干道窄改宽。交通的全面改善,解决了本村及周边2万多群众出行难问题。现在老百姓都讲:省台办扶贫队做好了我们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的事!
3、产业扶贫成效明显,脱贫致富信心坚定。针对高寒山区的实际情况,我们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户一产业”的思路,引导贫困农户发展延季节蔬菜、高山水果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一是巩固改良传统产业。为提高金银花市场竞争力,我们引导群众对全村2200亩金银花进行品种改良,落实了每年63万元的品改补贴;通过打造名优特产品牌,解决产品滞销问题。二是做活土地流转文章。为把有限的土地集中,规模化发展种植产业,我们多次召开会议征求意见,通过每个组做动员,一家一户上门做工作,最终将1500亩土地集中流转到村合作社。三是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为找准脱贫致富产业,增强“造血”功能,按照“大户带动,贫困户参与”的模式,引进企业投入200万元,在村里种植1000多亩阳荷、四季豆、高山萝卜等延季节蔬菜和1000亩菊花,目前规模化种植已落地,延季节蔬菜和菊花产业已取得丰收。其次,对村里发展黑山羊、生猪、黄牛、土鸡、泥鳅、黄鳝的13户养殖贫困大户进行扶持。针对村里土地不足的问题,采取“跳出铜钱坪发展产业”的模式,引进企业投入300万元,村合作社代表贫困农户入股的形式,在邻村开垦荒地种植高山雪桃1500亩。四是搭好产业发展平台。组织103户农民(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入股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贫困户落实了97.5万元产业种苗资金。与贫困户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引进湖南湘哥磊腊公司、长沙田亿珠公司、邵阳市耀盛中药材公司等企业与村里合作,在村里注册成立了隆回县远景生态农业开发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与贫困农户签定农产品等保底价收购合同。在村里成立了朱三宝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村合作社代表贫困户与企业签订了农产品电子销售合同。五是提高产业加工效益。投入35万元,建好了菊花、金银花全自动化加工厂,不但解决了产业加工难题,还提高了产业附加值。六是着力做好金融扶贫工作。协调农村商业银行在村里成立了金融服务站,已对申请的22户贫困户发放了小额贷款80万元。七是增加贫困户和村集体收入。通过发展1000多亩延季节蔬菜、1500亩高山雪桃和1000亩菊花产业,生产期可带动200多贫困对象在家门口就业,平均每天可创收120元左右。这不仅带动了贫困村民致富,还为村集体每年可增加收入10万元以上。
4、组织建设常抓不懈,基层党建凝心聚力。始终抓住基层组织建设不放松,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两学一做”活动为统领,致力于建设一个好班子、树立一股好作风,建立一套好制度。一是打造干事创业的村级班子。村支两委班子齐心协力,干事创业能力非常强。目前发展年轻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培养村后备干部2名。村班子被县里评为“五好村级领导班子”。村党支部被县里评为“优秀基层党支部”。2017年圆满完成村支两委班子换届工作,在县里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氛围。二是基层组织工作有序开展。充分发挥村级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作用,“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活动正常开展,党员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共青团、妇代会、民兵营、治保会等村级配套组织健全。三是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在认真执行各项党内生活制度的基础上,对村组干部建立健全了工作奖励制度。其次,还建立了培训机制,目前已安排4名乡村干部赴台湾农业培训,2名村干部参加了全省村干部学习培训,4名致富带头人参加交流培训。
5、结对帮扶因户施策,精准脱贫入户到人。一是明确帮扶对象。把精准扶贫与“一进二访”活动相结合,认真制定帮扶措施,分两批明确每位办领导和处室、支部结对帮扶对象。二是认真摸清底子。对全村建卡贫困户全面摸底,重新识别;对76户贫困户实行“一户一策”精准帮扶。三是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省台办主要领导带头进村入户、访贫问计,每位办领导都做到帮扶包干到人。办机关每个党支部每年安排2万元帮扶资金,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把支部建在基层,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6、关爱工作全面实施,民生保障长足发展。一是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目标。贫困户常年衣食有保障,同时还组织村组干部定期为村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做家务、帮助购买生活用品等力所能及的工作。二是做好教育扶贫工作。全村适龄未成年人都接受了义务教育,没有发生因贫辍学现象。通过与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将村里4位青年输送到邵阳职院,参加为期4个月的电子商务“春笋扶智”培训;2017年六一儿童节,分管办领导黎里溪副主任率领机关党委负责人对村小学师生进行了慰问。三是落实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基本医疗保障得到落实,贫困户家庭成员都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低保五保政策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7、日常管理规范有序,扎实苦干树好形象。一是深入走访调研。工作队每年要深入全村13个村民小组416户群众开展入户走访调查工作,全面了解村民家庭住房、就学、医保、产业发展、水电路等情况,了解群众的意愿需求,科学制定帮扶计划。为了抓好农网改造、道路修建等项目,工作队曾在村里一住就是48天。在我们的感染下,村干部现在干工作都是雷厉风行。二是做到精准脱贫。根据省市县扶贫办的部署,按程序对贫困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脱贫,没有发生错评、漏评、错退现象。三是严格资金监管。对扶贫项目和资金从严把关,确保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规范。对每一个扶贫项目的实施、每一笔扶贫资金的使用,都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或“一事一议”制度执行,每个月对村级财务公开一次,接受群众监督。四是遵守规章制度。工作队认真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驻村帮扶有关管理规定,每月驻村达20天以上。扶贫队员不在村里报销任何账目,没有发生违纪违规现象,树立了良好形象。